网媒记者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高新模式”

  28日,“走近山东创造——全国网络媒体齐鲁行”采访团来到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记者在园区了解到,生物科技园已引进生物医药企业40多家,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同济大学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和高校签订入园协议,引进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40多名,其中20余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优势初步显现,高端人才和技术的聚合效应开始释放。目前,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已被列入国家创新药物(烟台)孵化基地和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

  政府主导有效聚合各类资源
  对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来说,政府与企业“热情拥抱”,科技与金融“完美结合”,政产学研金的创新特色模式,在烟台高新区加速形成。
  “‘政产学研金’体系中,政府起主导。有了政府这一环,才能有效聚合各类资源,使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完美对接与耦合。从这个意义来说,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是政产学研金模式的典型范例。”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副总经理、留日博士、药物毒性评价专家杨小平说。
  据了解,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凭借最优的研发环境和一流的配套服务,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入驻,推进生物医药领域尖端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园区已引进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40多位,其中半数以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人入选“山东泰山学者”。

  市场导向的“技术链”促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记者了解到,园区内,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技术中心、长效与靶向制剂研发技术中心、筛选与评价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技术中心、海洋功能产品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公共技术平台开始运转,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相继建立,园区生物医药技术链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
  在公共技术平台开始运转的过程中,长效与靶向制剂研发技术中心是中国该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研项目有8项,其中3项在美国FDA申报,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生物技术中心掌握了国内首个、国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技术;新药中试基地已建成符合欧盟GMP标准的化学药和生物药中试基地;长效与靶向制剂研发技术中心拥有国际先进的专业仪器设备,生物仿制药工艺开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据悉,在园区,以市场为导向成功引进项目、人才的例子很多。“生物制药是个大方向,研发难度较大,光靠国内技术力量肯定不够,需要一个团队去联合攻关,为此,园区从美国将冯东晓博士引进来。”杨小平说,2年内,科技园生物技术中心已成功培育出“人抗体轻链基因簇”转基因小鼠,这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动物“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平台。通过这种转基因小鼠,可以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开发与上市,有望在5-10年内建成国际领先的“全人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基地。
  与此同时,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创新性推出“教授成果孵化器”,致力于把“教授群体”的高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利用综合平台在技术、资本、市场等优势,高效地促进教授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科技与金融结合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没有金融体系作支撑,科技创新的活力就很难全面激活。在“政产学研金”体系中,“金”就是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
  据悉,针对创新型企业资金需求迫切的实际,高新区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在烟台市率先设立4000万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截至目前,高新区创业投资机构有8家,注册资金规模5.9亿元。创业投资机构注册资金占烟台市60%以上。
  据了解,目前,5家高新区内的企业已获得总额为5000万元的贷款,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绿叶投资集团官方网站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83号